金庸作品集(三联版)序
我在小学时就爱读课外书。低年级时看《儿童画报》、《小朋友》、《小学生》后来看内容丰富的“小朋友文库”,再似懂非懂地阅读各种各样章回小说。到五六年级时,就开始看新文艺作品了。到现在,我还是喜爱古典文学作品多于近代或当代的新文学。那是个性使然。有很多朋友,就只喜欢新文学,不爱古典文学。
现代知识当然必须从当代的书报中去寻求。小学时代我得益最多、记忆最深的,是我爸爸和哥哥所购置的邹韬奋先生所撰的《萍踪寄语》、《萍踪忆语》等世界各地旅行记,以及他所主编的《生活周报》(新的和旧的)。在童年时代,我已深受邹先生和生活书店之惠。生活书店是三联书店的主要组成部分,十多年前,香港三联书店就和我签了合同,准备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我的小说,后因事未果。这次重行筹划,由三联书店独家出版中国大陆地区的简体字本,我不但感到欣慰,回忆昔日,心中充满了温馨之意。
撰写这套总数三十六册的《作品集》,是从一九五五年到七二年,前后约十三、四年,包括十二部长篇小说,两篇中篇小说,一篇短篇小说,一篇历史人物评传,以及若干篇历史考据文字。出版的过程很奇怪,不论在香港、台湾、海外地区,还是中国大陆,都是先出各种各样翻版盗印本、然后再出版经我校订、授权的正版本。在中国大陆,在这次“三联版”出版之前,只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一家,是经我授权而出版了《书剑恩仇录》。他们校印认真,依足合同支付版税。我依足法例缴付所得税,余数捐给了几家文化机构及支助围棋活动。这是一个愉快的经验。除此之外,完全是未经授权的。
不付版税,还在其次。许多版本粗制滥造,错讹百出。还有人借用“金庸”之名,撰写及出版武侠小说。写得好的,我不敢掠美;至于充满无聊打斗、色情描写之作,可不免令人不快了。也有些出版社翻印香港、台湾其他作家的作品而用我笔名出版发行。我收到过无数读者的来信揭露,大表愤慨。相信“三联版”普遍发行之后,可以制止这种种不讲道义的行为。侠义小说的主旨是要讲是非、讲道义,可不能太过份吧。
有些翻版本中,还说我和古龙、倪匡合出了一个上联“冰比冰水冰”征对,真正是大开玩笑了。汉语的对联有一定规律,上联的末一字通常是仄声,以便下联以平声结尾,但“冰”字属蒸韵,是平声。我们不会出这样的上联征对。大陆地区有许许多多读者寄了下联给我,大家浪费时间心力。为了使得读音易于分辨,我把我十四部长、中篇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凑成一副对联:“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倚碧鸳”。我写第一部小说时,根本不知道会不会再写第二部;写第二部时,也完全没有想到第三部小说会用什么题材,更加不知道会用什么书名。所以这副对联当然说不上工整,“飞雪”不能对“笑书”,“白”与“碧”都是仄声。但如出一个上联征对,用字完全自由,总会选几个比较有意义而合规律的字。
有不少读者来信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:“你所写的小说之中,你认为哪一部最好?最喜欢哪一部?”这个问题答不了。我在创作这些小说时有一个愿望:“不要重复已经写过的人物、情节、感情,甚至是细节。”限于才能,这愿望不见得能达到,然而总是朝着这方向努力,大致来说,这十五部小说是各不相同的,分别注入了我当时的感情和思想,主要是感情。我喜爱每部小说中的正面人物,为了他们的遭遇而快乐或悲伤,有时会非常悲伤。至于写作技巧,后期比较有些进步。但技巧并非最重要,所重视的是个性和感情。
这些小说在香港、台湾都曾拍摄为电影和电视连续集,有的还拍了三、四个不同版本,此外有话剧、京剧、粤剧等。跟着来的是第二个问题:“你认为哪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改编演出得最成功?剧中的男女主角哪一个最符合原著中的人物?”电影和电视的表现形式和小说根本不同,很难拿来比较。电视的篇幅长,较易发挥;电影则受到更大限制。再者,阅读小说有一个作者和读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过程,许多人读同一部小说,脑中所出现的男女主角却未必相同,因为在书中的文字之外,又加入了读者自己的经历、个性、情感和喜憎。你会在心中把书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的情人融而为一,而别人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。电影和电视却把人物的形象固定了,观众没有自由想像的余地。
武侠小说继承中国古典小说的长期传统。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,应该是唐人传奇中的《虬髯客传》、《红线》、《聂隐娘》、《昆仑奴》等精彩的文学作品。其后是《水浒传》、《三侠五义》、《儿女英雄传》等等。现代比较认真的武侠小说,更加重视正义、气节、舍己为人、锄强扶弱、民族精神、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。读者不必过份推究其中某些夸张的武功描写,有些事实上不可能,只不过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传统。聂隐娘缩小身体潜入别人的肚肠,然后从他口中跃出,谁也不会相信是真事,然而聂隐娘的故事,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所喜爱。
我初期所写的小说,汉人皇朝的正统观念很强。到了后期,中华民族各族一视同仁的观念成为基调,那是我的历史观比较有了些进步之故。这在《天龙八部》、《白马啸西风》、《鹿鼎记》中特别明显。韦小宝的父亲可能是汉、满、蒙、回、藏任何一族之人。即使在第一部小说《书剑恩仇录》中,主角陈家洛后来也皈依于回教。每一个种族、每一门宗教、某一项职业中都有好人坏人。有坏的皇帝,也有好皇帝;有很坏的大官,也有真正爱护百姓的好官。书中汉人、满人、契丹人、蒙古人、西藏人……都有好人坏人。和尚、道士、喇嘛、书生、武士之中,也有各种各样的个性和品格。有些读者喜欢把人一分为二,好坏分明,同时由个体推论到整个群体,那决不是作者的本意。
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,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看。宋辽之际、元明之际,明清之际,汉族和契丹、蒙古、满族等民族有激烈斗争;蒙古、满人利用宗教作为政治工具。小说所想描述的,是当时人的观念和心态,不能用后世或现代人的观念去衡量。我写小说,旨在刻画个性,抒写人性中的喜愁悲欢。小说并不影射什么,如果有所斥责,那是人性中卑污阴暗的品质。政治观点、社会上的流行理念时时变迁,人性却变动极少。
小说写成后曾有过不少改动和增删,但失误和不足之处不免仍旧很多。我把每一位读者都当是朋友。朋友们的指教自然永远是欢迎的。
金庸
一九九四年一月
一秒钟记住本站网址:JinYong.NET.CN 金庸拼音全拼写,一秒钟记住网址,过目不忘!
扩展阅读:
金庸小说武功排名,金庸小说中十大最强武功排行榜【武功版+人物版】
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 关于《雪山飞狐》结局之我见 《天龙八部》究竟是哪“八部”? 论《葵花宝典》与《辟邪剑法》 论逍遥派的武学 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 《笑傲江湖》剑法排名 天龙八部的佛学意蕴 金庸笔下有一人,武功高,够努力,最后却一败涂地,值得我们反省 探究金庸人物起名文化 江湖儿女,何处恋爱?师兄弟妹,近水楼台 金庸小说中高手前十排行榜,以及武功秘籍排行榜! 五岳亡于天门道长 大侠的无能与金庸的诡诈 那些年金庸教会我们的情话: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! 金庸武侠中的美食 笑傲江湖,是一场“大阴谋” 论金庸小说中的性别政治 《破译金庸密码》第二部分 《天龙八部》 《天龙八部》的不合理 金庸的武侠小说给中国男人编了什么梦? 浅析金庸小说中人物的典型性 金庸的“戏耍历史” 金庸作品集(三联版)序 旧梦重温──射雕英雄是怎样炼成的 欲说还休,不如沉默──我看《连城诀》 金庸小说中的美食 天龙八部人物对应 “射雕”与“倚天” 《鹿鼎记》揭示的10条人生道理,条条值得N刷 武侠世界里的爱情故事 《天龙八部》雁门关之战和聚贤庄之战谁的含金量更高! 谁说当粉丝不能挣钱 谈《书剑恩仇录》 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 谈《鹿鼎记》 无量剑派的议会制 谈《鸳鸯刀》 金庸笔下有违科学的三处硬伤 金庸不熟悉科技史闹出六大笑话 萧朱恋——此情可待成追忆 侠的境界 华山派的门风是怎样变坏的? 《金庸识小录》:真正能流传下去的武侠小说只有金庸 快意恩仇:重温金庸小说经典语录 《天龙八部》之文化思想的解读 谈《雪山飞狐》 谈《碧血剑》 《天龙八部》的悲剧性 金庸武侠最厉害的12种武功 葵花宝典到底有多厉害?秘密终于被说出! 《天龙八部》互害社会 袁良骏:再说雅俗──以金庸为例 众生皆苦──《天龙八部》人物的悲剧命运 《天龙八部》的灾难 胡斐的"爱恨恢恢" 江湖谜底——你没看懂的《笑傲江湖》(3) 剑、诀、善、恶──复读《连城诀》 为何金庸作品中“反清复明”的主题如此明显?他与清朝有何仇恨? 谈《神雕侠侣》 新修版《碧血剑》:学霸更需要学习怎么恋爱 为什么金庸小说中的武林高手越来越弱 金庸小说创作的思想历程 莫大先生为什么不娶妻生娃 论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看新修版《雪山飞狐》,由“孽缘”想到的 倪匡给金庸小说排的座位 精选书评:评《天龙八部》 连城诀和真实的生活 金庸笔下的假面江湖 《天龙八部》中的人性 跨越文化的复仇──评《连城诀》 金庸扭转了对武侠小说的误读 倚天屠龙记七大神兵 漫谈《笑傲》之颓情与伤逝 “祖千秋论酒”乃金庸武侠“神来之笔”,每每读之,令人沉醉! 《天龙八部》——我读的第一部金庸小说 武侠小说中的哪位女侠让你印象深刻? 漫谈金庸和他的《鹿鼎记》 金庸书里七位用刀高手排名 金庸武侠中,武功秘籍最多的六个地方 谈《笑傲江湖》 金庸说的:笑,是一种很危险的表情 由《射雕》对赵构的评价引发的感慨 刘绥滨:金庸错写青城派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酒文化:一碗玉琼浆,许我半世清醒半世狂 梦里花落知多少──闲话金庸 闲谈神雕,稳固的爱情 修正版:郭靖追黄蓉到底花了多少钱 金庸书中的十大谜团,你能解开几个? 想起胡斐为啥不爱程灵素了 江郎才尽的金庸 谈《白马啸西风》 谈《侠客行》 这一份悲悯——我看《天龙八部》 人生在世,执念即是悲剧一桩 金庸小说的文化品位 金庸武侠中不止有酒文化其实还有这些…… 黄蓉凭着哪道菜骗到了降龙十八掌? 《金庸全集》的变革之路-[旧版]-[新版]-[新修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