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金庸小说全集>文章资讯>金书赏析

漫谈金庸和他的《鹿鼎记》

来源:金庸小说全集    栏目:金书赏析    官网:JinYong.NET.CN    时间:2019-07-16 17:34
选择背景色: 黄橙 洋红 淡粉 水蓝 草绿 白色 选择字体: 宋体 黑体 微软雅黑 楷体 选择字体大小: 恢复默认

今年春节在家闲得无聊,重读了一遍中学上课时偷读的小说《鹿鼎记》。

读罢,将书合起,政事堂不仅慨叹,鹿鼎记并不是一本武侠小说,就像书名那样,“逐鹿中原,问鼎天下”,这也是一本披着武侠皮的政治小说。

书中讲的是一个不懂规矩的小子韦小宝,如何在天下大乱的局势下,通过一次次的投机,官越做越大。在天地会、沐王府、平西王府、神龙岛、台湾、青藏、蒙古、俄罗斯等各股势力之间如小白龙般如鱼得水的游走,成为清廷最杰出的外交家。

这本把在官场斗争和生存宛如教科书一般的剖析出来,把各级官员形象刻画栩栩如生的小说,如果现在出版,似乎也可以起名为《韦小宝升职记》。

漫谈金庸和他的《鹿鼎记》

当然,经典的小说,往往都有着相似的内核,金庸鹿鼎记里大量填充了三国演义、水浒传和红楼梦的内容作为致敬,而书中唯一一句未提的西游记,金庸却借鉴了他的逻辑架构。

就像西游记中,师徒四人凑齐后遭遇遇到的一个妖精,白骨精时,官场小白的孙悟空被三个老油条唐僧、猪八戒沙僧联合排挤出团队,小说中几位主人公寥寥的几句话,便将团队内部倾轧刻画的淋漓尽致。

可后来,随着取经过程中的不断磨合与成长,曾经愣头青的孙悟空,手腕也愈发圆滑,不仅成为后期团队的实际领导,最终还立地成佛,级别盖过了一路为他们保驾护航的观音菩萨。

漫谈金庸和他的《鹿鼎记》

一万个读者心目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,在政事堂看来,西游记中的儒释道,不过是作者给小说批的一层外衣罢了,并没有想要传佛或者传道。

同样,回顾一下金庸系列小说,会发现这位政评家在写小说的十余年里,也把自己的小说披上儒释道的外衣。

早期作品中,《书剑恩仇录》的陈家洛与《射雕英雄传》的郭靖是中国传统的“儒侠”,他们以天下大义为重,以民族存亡为己任,为了天下苍生,虽千万人吾往矣,可以牺牲个人幸福,可以全家血洒襄阳。

漫谈金庸和他的《鹿鼎记》

等到了中期《神雕侠侣》和《倚天屠龙记》塑造人物的时候,金庸慢慢从入世的“儒侠”变成了出世的“道侠”,面对轰轰烈烈的反元大业,击杀蒙哥的杨过和义军首领的张无忌, 并没有像陈家洛和郭靖那样的率领天下雄群抗争,而是选择携爱人归隐、画眉。

等到了中后期的《天龙八部》时代,金庸慢慢从“道侠”变成了“佛侠”,段誉熟读佛经,乔峰武功出少林,和尚虚竹的父亲是方丈,连大宋、大辽、西夏、吐蕃、大理甚至后燕政权之间的恩怨,最终都通过大慈大悲的佛法来化解。

漫谈金庸和他的《鹿鼎记》

可以说,每一本小说,都是时政评论家金庸政治理想的一个缩影。

因此,等到金庸撰写《笑傲江湖》的时候,参透儒释道的金庸,写的已经不是侠客和武林了,云诡波谲的武林处处都是朝堂,每个角色几乎都有着对应的历史人物,每个冲突几乎都有着对应的历史事件。

漫谈金庸和他的《鹿鼎记》

等到金庸小说封笔之作的《鹿鼎记》的时候,主人公韦小宝不仅没有任何侠气,反而汇聚了一身中国传统的臭毛病,精通官场上下的各种陋习。

漫谈金庸和他的《鹿鼎记》

书中,虽然金庸给韦小宝找了四个师傅,儒侠的陈近南,道家的九难,佛家的观证禅师,但这个时候,一边写时评一边写武侠的金庸已经参透了世事,在他眼里,无论儒侠、道侠还是佛侠,都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。

儒侠的师傅,糅合红花会陈家洛和抗元斗士郭靖的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,没有搞起来反清的英雄大会,却死在了延平郡王府的内斗。

道侠的师傅,糅合了小龙女和赵敏郡主的九公主,只教了韦小宝如何逃避,最后被撩起埋藏心底多年的情意放弃了《四十二章经》,也放弃了大明公主身上反清复明的责任。

佛家的师傅,在金庸小说里一贯独立的少林,不仅成为了清廷的鹰犬,般若堂首座澄观也迂腐的成为笑料,甚至取代了鸠摩智的西藏密宗第一高手桑吉大喇嘛,也被各种利益许诺玩弄于股掌之中。

儒侠、道侠、佛侠,在鹿鼎记里面都解决不了问题,真正能够给民众带来福祉的,是韦小宝的第四个师傅,永不加赋、“鸟生鱼汤”的康熙。

漫谈金庸和他的《鹿鼎记》

而这本金庸的封笔之作,不仅写的是朝堂,更是他的人生规划。

而从小立志成为外交官的金庸,在鹿鼎记封笔之后,就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外交政治生涯当中。

1981年,复出的小平同志邀请金庸携家人到北京,几个月后,金庸在《人民日报》发表文章,高度评价“一国两制”是“一言可为天下法”。

1982年,中英开始就香港回归秘密磋商,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之前经过香港,邀请金庸到港督府单独会晤,希望金庸支持英国不归还香港,会谈现场,被金庸严词拒绝。

1984年,《中英联合声明》签署。两周后,胡书记接见了金庸。返回香港后,金庸把谈话整理发表,在东南亚地区引起巨大震动。

1985年,金庸加入了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,担任政治体制小组组长。

1988年,香港基本法最终版的“武林大会”召开,金庸宛如大战少室山的萧峰一般,技压各路群雄,顶着香港各界舆论的巨大压力,确定了如今的香港基本法。

某种程度上,能够在外交领域纵横捭阖的韦小宝,就是是金庸的外交家梦想。

而小说封笔后的十余年间,金庸游走于大陆以及台湾蒋经国、宋楚瑜,英国撒切尔夫人之间,纵横捭阖,也算是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。

只不过,就像西游记里面,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最终变成了维护天界的斗战胜佛,最终,那位曾经执笔为剑的少侠,也变成了自己曾经剑指的鹿鼎公。

漫谈金庸和他的《鹿鼎记》

一秒钟记住本站网址:JinYong.NET.CN 金庸拼音全拼写,一秒钟记住网址,过目不忘!

 

扩展阅读:

金庸小说顺序顺口溜,金庸小说作品大全一览表

金庸小说武功排名,金庸小说中十大最强武功排行榜【武功版+人物版】

金庸小说排名,金庸小说受欢迎排名

 

热门点击
萧朱恋——此情可待成追忆 金庸书里七位用刀高手排名 谈《侠客行》 探究金庸人物起名文化 金庸笔下的假面江湖 漫谈《笑傲》之颓情与伤逝 武侠世界里的爱情故事 浅析金庸小说中人物的典型性 谈《神雕侠侣》 金庸小说的文化品位 金庸小说创作的思想历程 为什么金庸小说中的武林高手越来越弱 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 袁良骏:再说雅俗──以金庸为例 《鹿鼎记》揭示的10条人生道理,条条值得N刷 论《葵花宝典》与《辟邪剑法》 《天龙八部》之文化思想的解读 欲说还休,不如沉默──我看《连城诀》 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 笑傲江湖,是一场“大阴谋” 金庸笔下有违科学的三处硬伤 谈《雪山飞狐》 江郎才尽的金庸 金庸书中的十大谜团,你能解开几个? 谈《鹿鼎记》 五岳亡于天门道长 金庸武侠中的美食 由《射雕》对赵构的评价引发的感慨 新修版《碧血剑》:学霸更需要学习怎么恋爱 想起胡斐为啥不爱程灵素了 金庸的“戏耍历史” 侠的境界 修正版:郭靖追黄蓉到底花了多少钱 武侠小说中的哪位女侠让你印象深刻? 华山派的门风是怎样变坏的? 《天龙八部》雁门关之战和聚贤庄之战谁的含金量更高! 谈《鸳鸯刀》 无量剑派的议会制 葵花宝典到底有多厉害?秘密终于被说出! 论金庸小说中的性别政治 《天龙八部》究竟是哪“八部”? 黄蓉凭着哪道菜骗到了降龙十八掌? 胡斐的"爱恨恢恢" 精选书评:评《天龙八部》 金庸的武侠小说给中国男人编了什么梦? 闲谈神雕,稳固的爱情 《破译金庸密码》第二部分 《天龙八部》 金庸作品集(三联版)序 人生在世,执念即是悲剧一桩 这一份悲悯——我看《天龙八部》 谁说当粉丝不能挣钱 金庸笔下有一人,武功高,够努力,最后却一败涂地,值得我们反省 金庸不熟悉科技史闹出六大笑话 众生皆苦──《天龙八部》人物的悲剧命运 漫谈金庸和他的《鹿鼎记》 《笑傲江湖》剑法排名 倪匡给金庸小说排的座位 旧梦重温──射雕英雄是怎样炼成的 金庸扭转了对武侠小说的误读 《天龙八部》的灾难 关于《雪山飞狐》结局之我见 ​金庸说的:笑,是一种很危险的表情 金庸小说中的美食 《天龙八部》互害社会 《天龙八部》的不合理 金庸小说中高手前十排行榜,以及武功秘籍排行榜! 论逍遥派的武学 《天龙八部》中的人性 金庸武侠最厉害的12种武功 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 谈《碧血剑》 江湖儿女,何处恋爱?师兄弟妹,近水楼台 为何金庸作品中“反清复明”的主题如此明显?他与清朝有何仇恨? 连城诀和真实的生活 天龙八部人物对应 金庸武侠中不止有酒文化其实还有这些…… 《天龙八部》——我读的第一部金庸小说 “祖千秋论酒”乃金庸武侠“神来之笔”,每每读之,令人沉醉! 金庸武侠中,武功秘籍最多的六个地方 《天龙八部》的悲剧性 大侠的无能与金庸的诡诈 谈《白马啸西风》 跨越文化的复仇──评《连城诀》 梦里花落知多少──闲话金庸 谈《书剑恩仇录》 刘绥滨:金庸错写青城派 《金庸识小录》:真正能流传下去的武侠小说只有金庸 论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看新修版《雪山飞狐》,由“孽缘”想到的 那些年金庸教会我们的情话: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! 天龙八部的佛学意蕴 莫大先生为什么不娶妻生娃 《金庸全集》的变革之路-[旧版]-[新版]-[新修版]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酒文化:一碗玉琼浆,许我半世清醒半世狂 “射雕”与“倚天” 倚天屠龙记七大神兵 剑、诀、善、恶──复读《连城诀》 江湖谜底——你没看懂的《笑傲江湖》(3) 快意恩仇:重温金庸小说经典语录 谈《笑傲江湖》